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兩岸關係史
History of the Cross-strait Relations 
開課學期
99-2 
授課對象
歷史學系  
授課教師
克思明 
課號
Hist2106 
課程識別碼
103 51680 
班次
E1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A,B(18:25~20:10) 
上課地點
普303 
備註
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5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兩岸關係史成為一個新興課題或研究領域,其演變脈絡可說是其來有自。縱向承續了台灣史與國共關係史;橫向連結到中外關係史乃至近代國際政治史。因此,做為中國現代史難以忽視的側面,探討兩岸關係史具有一定程度的意義和重要性。
  1949年後,以1979年為分水嶺,從北京處理兩岸關係的角度看,先後歷經「戰中有和、以和止戰」及「和中有戰、以戰迫和」兩個時期,體現了由「武力解放」到「和平統一」的關鍵轉折;其原因何在?台灣方面則從反攻大陸到1987年開放探親,終止動員戡亂、廢除臨時條款,一個中國、兩個對等政治實體,再到兩國論和一邊一國,這些變化是否有跡可循?而其衝擊之巨大和影響之深遠,則人所共見。
  本課程根據相關史料,依序介紹兩岸關係在1950年代之前的背景,50到80年代的演變以及其後迄今的發展(詳如進度)。
 

課程目標
在編年架構的基礎上,運用同步繫年考察法和相對辯證比較法,使學生儘可能掌握史事脈絡並探究其史義所在。 
課程要求
課前預習(閱讀相關文獻);準時到課;課後複習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林滿紅,《晚近史學與兩岸思維》(台北:麥田出版社,2002)。
陳捷先,《不剃頭與兩國論》(台北:遠流,2001)。
姚嘉文,《台灣條約記》(台北:多晶藝術科技公司,2005)。
蘇起,《危險邊緣: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》(台北:天下遠見出版公司,2003)。
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,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編,《中國台
   灣問題》(北京:九洲圖書出版社,1998)。
張淑雅,〈一九五○年代美國對台決策模式分析〉;《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》,第40期(台北:中研院近史所,民國92年6月),頁1-54。
黃自進,〈戰後台灣主權爭議與《中日和平條約》〉;《中央研究       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》,第54期(台北:中研院近史所,民國95年12月),頁59-104。
張讚合,《兩岸關係變遷史》(台北:周知文化,1996)。
錢其琛,《外交十記》(北京:世界知識出版社,2003)。參十記之九(頁289-317)。
鐘之成,《為了世界更美好──江澤民出訪紀實》(北京:世界 知識出版社,2006)。參第2章第一節;第4章第五節;第6章第四節;第11章第十三節。
克思明,〈中共內部政經情勢與對台政策的關係〉;載明居正主編,《雙贏?雙輸?兩岸關係何去何從?》(台北:致良出版社,1996),頁88-108。
克思明,〈青年以選擇為槓桿主導未來:兩岸文教交流的實踐與反思〉;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編,《兩岸文教交流》,第11期(台北: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,1997年5月),頁1-6。
克思明,〈以模糊創造空間:鄧後中國大陸政經發展對兩岸關係的影響〉);夏潮基金會編,《二十一世紀兩岸關係展望—「一個中國原則」面面觀》(台北:夏潮基金會,1998年8月),頁10-1—10-15。
克思明,〈戰略模糊與戰略明確的對話:台海兩岸近期互動的觀 察與歷史反省〉(台北: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,2000年10月),頁1-20。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無資料